毫米波雷达凭借亚毫米级检测精度与强介质穿透能力,可实现非接触式呼吸率、心率等生命体征信号捕获,在用户无感状态下完成连续监测,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监测手段可能带来的不适感,还能在人们不知情的状态下进行连续监测,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
近日受长江日报邀约,普立(广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万相奎博士就非接触式睡眠监测仪相关技术和产品接受采访。
以下内容转载自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8日讯(记者汪洋 通讯员陈凌)现在,睡眠问题正悄然成了一种“流行病”。不少医院专门开设睡眠门诊,患者要穿戴睡眠监测设备接受诊疗。记者近日在湖北工业大学采访时了解到,该校万相奎教授团队研发出非接触式睡眠质量检测仪,患者在家就能自测睡眠情况。
万相奎教授团队的学生正在试用他们自研的睡眠监测产品。记者汪洋摄
万相奎教授介绍,当前医院使用的睡眠监测设备,需要与患者皮肤接触,从而感知心率等数据。而他们团队研发的这款设备具有创新性,属于非接触式监测设备。它主要借助毫米雷达波采集患者呼吸过程中的震动信号,再通过先进算法对这些震动信号深入分析,进而得出相关数据,为患者进行疾病的初步筛查和预警,也可为医院诊断提供参考。而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睡眠造成任何干扰。
万相奎教授团队的学生正在试用他们自研的睡眠监测产品。记者汪洋摄
记者了解到,万相奎团队于2023年成立了普立(广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成员包含7名老师和36名研究生。目前相关产品已应用在广州光塔街颐养公司,后续团队将持续完善技术,逐步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广州光塔街颐养公司是一家养老机构,该机构负责人傅涛告诉记者,老年人大多睡眠质量不好,公司和万相奎教授团队合作比较紧密,今年春节过后购买了10多套他们研发的产品,放置在老人们的床头,试用至今感觉效果很不错。